耳部疱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眼部与耳部的防治策略详解 [复制链接]

1#

01带状疱疹概述

“生蛇了,是否需要紧急入院治疗?”这句话可能让你误以为有人被蛇咬伤。然而,这里的“蛇”实际上指的是带状疱疹,这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感染性疾病。

民间常将带状疱疹俗称为“生蛇”或“缠腰龙”,这一命名源于其独特的临床表现:疱疹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宛如一条蜿蜒的“蛇”缠身。俗话说:“缠腰龙,钻心痛”,足见其疼痛之剧烈。患者形容,这种痛感如同刀割、火烧、电击或鞭抽,发作时令人痛不欲生。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种常见的“缠腰龙”外,还存在两种更为凶险的带状疱疹病变类型。

▍眼部带状疱疹

眼部带状疱疹,又称“眼带状疱疹”,是一种出现在眼部周围的特殊带状疱疹病变。其特征为簇集性水疱,伴随肿胀和剧烈疼痛,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头崩欲裂”的感受。轻症患者可能出现畏光、流泪等不适,而重症患者则可能面临角膜化脓、溃疡、瘢痕、挛缩等风险,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失明,甚至发生全眼球炎、脑炎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对于眼部带状疱疹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足量、足疗程的抗病毒治疗。患者可选用新一代吸收利用度高的抗病毒药物,同时配合营养神经治疗和及时的止痛措施。此外,中医中药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也显示出良好效果,结合理疗如照光、湿敷、针灸等,可加速皮疹愈合、缓解症状并减少后遗症。在治疗过程中,还需与眼科专家密切合作,进行结膜冲洗并使用适当的眼药水以保护眼部组织。

▍耳部带状疱疹

耳部带状疱疹,主要影响成年人,且常单侧发病。这种疱疹不仅影响个体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还可能导致耳痛、耳鸣、耳聋,以及部分味觉的丧失。在严重情况下,患者甚至可能出现顽固的面瘫、面肌痉挛或一侧肌肉萎缩。这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外貌,还可能影响其言语和进食功能。

治疗方法上,与眼部带状疱疹相似,也需进行抗病毒、营养神经及止痛治疗。然而,对于激素的使用,我们持支持态度。在眼部带状疱疹治疗的基础上,适量使用小剂量激素,有助于抗炎作用。同时,患者还可根据个人体质选择电针、火龙罐或局部注射等方法进行辅助治疗。务必强调早期积极、综合的治疗策略,以避免进入后遗症期后恢复困难。

02治疗专家观点

▍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许多患者倾向于认为“忍耐一下就好了”,然而这种观念并不恰当。对于带状疱疹来说,止痛措施越早介入越好。我院带状疱疹专病领域的资深教授底大可强调:“一旦出现单侧头皮、额部、下颌或耳部的阵发性疼痛,尤其是伴随红斑和水疱出现时,患者务必及早寻求医疗帮助,必要时住院治疗。避免拖延、误治或抱有侥幸心理,这才是有效应对带状疱疹的关键。”

03带状疱疹专病诊疗

▍专科特色与成果

带状疱疹专病是我院历史悠久的特色诊疗领域,汇聚了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其中还包括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该专病组融合了中西医结合的精髓,不仅提供药物治疗,还开展十余项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我们设有专门的病房,并实施“专病-专治-特护”一体化的诊疗策略,这一模式显著缩短了带状疱疹的病程,并大幅减少了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的出现。近三年来,专病组不仅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还荣获省部级、厅局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成功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并参与了多项药物的临床研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