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疱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赶紧看看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方法 [复制链接]

1#

进入秋冬季以来

各种秋冬季传染病也进入到高发季

与此同时

新冠肺炎、流感、布病、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等疾病的发生也不容忽视

秋冬季呼吸道常见传染病怎么预防?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红晕的灰白小点(克氏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并常并发肺炎而危及生命,麻疹合并肺炎的病死率约为10%左右。

病人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若并发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日。病人口、鼻、咽及眼部粘膜分泌物中含大量病*,病人讲话、咳嗽、打嚏时,病*可通过空气飞沫散布到周围空气中,经鼻咽部或眼结合膜侵入易感者,密切接触者也可通过手的污染而传播。

图源摄图网(ID:)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急性病*性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出疹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间隔6-9年呈周期性流行。人对风疹病*普遍易感,常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引起暴发。感染风疹后可获得较牢固的免疫。

风疹最大的危害是妊娠期妇女在怀孕早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感染,会造成流产、死产和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

图虫创意-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风疹的传染源。风疹病*可随传染源的唾液、尿液及鼻咽分泌物排出体外,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

接触者感染后10天左右可出现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之后面部首先出现浅红色斑丘疹,后迅速遍及全身,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下、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为特征。30~50%感染者为亚临床感染或隐性感染,易被人们忽视,成为潜在的传染源。

在成人风疹病例中常出现关节痛和关节炎,其它症状还包括结膜炎、睾丸炎和神经炎等。

图虫创意-

水痘

水痘是冬、春季高发的一种呼吸道常见传染病,每年4-6月份和10月至次年的1月份为发病高峰。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感染所致。近年沈阳市水痘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病例为主要发病人群,时常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出现暴发疫情。患者感染后可有畏寒、低热、头痛、乏力、咽痛、咳嗽等症状,持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见于躯干和头部,后延及面部和四肢。疱疹结痂脱落愈合后一般不留瘢痕。

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病*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

图源摄图网(ID:)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引起的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全年均可发病,自然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传染源为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

腮腺炎病*进入机体主要侵犯腮腺和(或)唾液腺,引起腺体肿胀、疼痛。腮腺肿大通常持续7~10天。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约2周时间内,患者具高度传染性。

流行性腮腺炎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感染,常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其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呈散发或流行,在托幼机构和学校易发生流行或暴发,是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图源摄图网()

如何预防这几种传染病

这几种传染病都有针对的疫苗,所以最有效、简便的预防措施是接种疫苗。例如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可以同时预防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三种疾病,接种水痘疫苗可以预防水痘。目前适龄儿童麻腮风联合疫苗免疫接种程序为8月龄、18月龄分别接种1剂次,水痘疫苗的免疫程序为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可以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需要特殊提醒大家的是,风疹感染对怀孕早期胎儿危害严重,孕妇特别是怀孕头3个月内应预防感染。育龄期妇女可实施风疹类疫苗预防接种,建议接种3个月后再怀孕。无疫苗接种史的孕妇应避免接触风疹患者。

图源摄图网(ID:)

由于这几种疾病都是呼吸道传染病,除了接种疫苗之外,还有一些共同的日常需要注意的地方:

1.勤开窗户,保持生活、工作、学习环境的空气流通,在流行期间,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勤洗手、勤洗澡、勤晒被、勤洗衣,多喝水、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要立即洗手,以免出现交叉感染。

3.如果出现发热、红色皮疹、咳嗽等症状时,医院诊治,就诊时应戴上口罩。

4.坚持适度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避免过度疲劳,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吃蔬菜和水果,并根据气候适时增减衣服。

图源摄图网(ID:)

5.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做好晨检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可以避免上述疾病的继续传播。病人应隔离护理和治疗,避免外出感染他人。

6.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普及防病知识,提高群众卫生保健意识,增强居民的防范能力。

小结:自然界中病原微生物无处不在,人们往往在不经意时患上传染病。如果对传染病毫无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不但易于患上传染病,而且很容易引发传染病传播或暴发流行。所以,每个人应该学会识别和应对传染病,防患于未然。让我们进一步加强多病共防的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