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回眸
表现分化带出看点 核心技术将成主流
今年5月30日,国务院正式通过了《 十二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3个月来,沪深300累计下跌11.08%,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七大新兴产业的确跑赢了指数,不过也仅仅是以9.9%的跌幅(总市值加权平均) 险胜 。然而在436只个股中,仅有104只个股上涨,占比不足四分之一,这样的表现似乎毫无优势而言。
整体规模明显偏小
统计显示,在平安证券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分类中,共收编个股436只。自《规划》发布以来,仅有104只个股上涨,占比为23.85%。从板块分布来看,来自主板的个股有206只,中小板有151只,创业板有79只。从行业分布来看,新能源领域个股88只居首,高端装备制造领域81只次之,节能环保领域45只最少,生物技术领域50只倒数第二。
此外,从市值角度来看,在上述个股中,流通市值小于30亿的占到51.83%,小于60亿的占到75.68%。从营收角度来看,去年营收在20亿以下的占到63.22%,50亿以下的占到82.99%。从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占比为57.11%,国有企业占比为42.89%,其中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民企占比更是达到了75%、65.12%、63.51%。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新兴产业中企业的整体规模,较整体市场而言明显偏小。
估值不低业绩不高
数据显示,七大新兴产业当前的市盈率、市净率分别为24.35倍、2.36倍,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市盈率最低,也达到了17.14倍,新能源、高端装备的市净率最低,均为1.98倍,但较之沪深300的10.30倍市盈率、1.62倍市净率明显要高出不少。A股上市公司近三年(2009-2011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59%、16.35%、15.34%,而七大新兴产业中,除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领域外,其余几乎年年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东兴证券研究所所长王明德对表示,首先,现有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总体规模偏小,原创性技术较为薄弱,处于国际一流水平的仅不足10%,缺乏国际竞争力;其次,从国内方面比较,公司盈利性、成长性并不突出,存在毛利率高、净资产收益率低,营业收入高、净利润增长低的问题;第三,尽管盈利能力、成长性都不突出,但整体估值水平却 名列前茅 。总体看来,产业现状只处在 讲故事阶段 。虽然近来各种*策利好频出,但*府的扶持只能起到先期的引导作用,而无法起到决定作用。
表现分化带出看点
尽管新兴产业领域个股整体稍显乏力,但是104只个股上涨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并且单从绝对值上看,似乎这一数字并不算小。观察发现,自5月30日以来,红日药业(300026)以75.27%的涨幅位居榜首,长信科技(300088)、康缘药业(600557)的涨幅均超过60%居第二集团,佐力药业(300181)、水晶光电(002273)等12只股涨幅也在30%以上,另有华谊兄弟(300027)、乐视(300104)等18只个股上涨超过20%,碧水源(300070)、多氟多(002407)等30只个股的涨幅亦达到了两位数。
进一步统计到,在104只同期上涨的个股中,有31家公司已发布中报,增长家数占比为87.1%,在其余已发中报预告的公司中,预增比例也有68.75%。上述个股的平均动态市盈率为45.19倍,市净率为4.44倍,较之市场整体水平、新兴产业平均水平明显偏高。
不过,上述公司在近三年的营收、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5.53%、32.04%,明显要高出平均水平。毛利率方面,有近八成的公司于最近五个季度的变动幅度在10个百分点以内,且多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以涨幅最高的红日药业为例,毛利率在66.53%-71.7%之间。再以涨幅处于中游的森源电器为例,毛利率在32.47%-33.72%之间。总体来说,尽管上涨的个股在业绩与估值方面也未见明显的优势,但其经营的稳定性却要好出不少。
*策引导技术为重
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短期看*策,长期看技术突破和市场容量。 王明德进一步对本报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意义重大,*府给予其大力扶持将是大概率事件,加大财*投入、提高*府采购、降低企业所得税等*策红利,是当前阶段的最大看点。
不过王明德同时认为,*府的扶持无法起到决定作用,长期的发展需要看重技术的突破,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市场容量的扩张。从表现相对较好的个股来看,具有核心竞争力或者相应的前景,是关键的推动因素之一,毕竟市场所反映的是预期。因此,长期关注点应该在技术出现突破和市场容量扩张的领域。
海通证券(600837)策略高级分析师吴一萍认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涵盖面广,市场预期高,使得局部市场理解透彻的行业炒作到了较高的程度,但冷门细分领域又尚未被充分挖掘,因此冷热不均的状态提高了投资机会的把握难度。从目前来看,云计算和物联、信息惠民、生物育种、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装备等领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