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病情持续发展过程中易引起慢性和急性并发症。也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身体会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疼痛?
1、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发生紊乱,微血管有病变,再加上缺乏神经营养因子和氧化应激等,会使得周围神经发生病变,从而导致肢端疼痛。患者四肢远端有明显的麻木和刺痛感、烧灼感,就如同蚂蚁爬行一般,感觉功能减退。也有部分患者感觉就如同戴手套或穿袜子样。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听从医生建议用能改善神经痛的药物来治疗,也可配合中药泡洗。
2、外周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伴有三高以及吸烟等,会使得血管内皮受到损伤,引起动脉硬化和斑块生成,从而导致下肢血管狭窄和闭塞。血管狭窄严重程度决定患者的症状,患者早期走路时会出现下肢酸软无力,一般休息几分钟后就能有所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有下肢疼痛感。做体检时可发现下肢皮肤苍白,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可出现脚部溃疡和坏疽。患者需控制好三高戒烟,合理用抗凝和扩血管的药物。医院做下肢血管造影,看一看血管堵塞的严重程度,然后决定是否给予支架植入治疗。
3、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病,一般发生在免疫力差的糖尿病病人身上。起初皮肤局部刺痒和灼痛,大约2~3天左右皮肤上会有疱疹,疱疹沿一侧肋间神经痛神经分布,常常累及三叉神经,患者一侧眼睑会出现红肿、结膜充血和有水泡。若累及面神经和听神经时会使得耳部有剧烈疼痛,一侧面瘫和听力下降。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发病48个小时内按照医生嘱咐,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4、糖尿病合并椎间盘突出症
长期保持不恰当的姿势,腰部承担的负荷太重和腰肌劳损等易引起椎间盘突出,糖尿病患者在用力排大便、搬重物或咳嗽时会诱发。椎间盘突出可压迫神经根和脊髓,使得患者出现触电一样的麻痛和胀痛,且常常伴有患肢无力。轻则可以睡硬板床,也可通过按摩或牵引理疗,重者需行手术或微创治疗。
5、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
糖代谢紊乱会加快尿钙流失速度,易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溶解骨骼中钙离子,然后释放到血液中,减少骨量,引起骨质疏松。还有体内缺乏雌性激素、缺钙以及缺乏运动等也会引起骨质疏松。腰酸背痛是其典型症状,且伴有身高变矮和驼背。患者应多晒晒太阳,适当的参加户外活动,合理补充维生素D以及钙剂。
温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若想要缓解疼痛感染,最主要的莫过于稳定血糖,患者需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降糖药物。合理安排饮食以及运动,若身体有不明原因的疼痛,医院做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