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民间俗称“蛇丹”、“蜘蛛疮”、“蛇盘疮”等。据报导,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约有10%的患者会遗留有神经痛。而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最高,可达50%-75%,且随年龄增长带状疱疹转变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几率明显增加。该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
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指带状疱疹皮疹区临床愈合后4周或以上仍然存在的疼痛,患病率约9%~34%,在中国,据资料显示约有万长期PHN患者。另外,70岁以上人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病率在50%以上。
PHN疼痛剧烈,如烧灼、电击、刀割、针刺或撕裂样,常伴情感、睡眠及生命质量损害,目前仍是国内外临床的难治性疼痛之一。
什么样的患者容易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与身体的免疫下降有关,一般是在老年人或是体质较弱的患者身上出现,肿瘤患者、糖尿病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皮疹位于胸背部沿肋间神经分布
如果带状疱疹已经消退,但仍遗留有皮肤的色素沉着和剧烈的疼痛,那就意味着疾病已经转变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水痘和带状疱疹都是急性发作的疾病,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则是属于慢性疼痛的范畴。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部位位于颈肩部沿颈丛神经分布区域
沿受累神经分布的疼痛感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可伴有麻木、感觉过敏、感觉异常如蚁走感,严重者影响了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这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的亲神经性侵袭神经末梢造成的,继续发展上行侵犯脊髓背根神经节,造成疼痛信号放大数倍甚至数十倍。一些病人由于剧烈疼痛连衣服都不敢触碰,这就是痛觉过敏现象产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刺激;
2、尽量减少刺激因素,如皮肤表面皮损区的物理摩擦、挤压,应该穿着宽松的棉质的衣服;
3、指导患者运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听音乐、看电视、深呼吸,这时患者的疼痛能够获得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4、睡前时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必要时要吃保证睡眠如安眠药之类的药物。睡觉前不要挤压患病侧,使用健侧卧位,减少局部刺激;
5、床单、被褥要清洁,内衣要干净并且柔软。因为患者在急性期皮肤有损害,防止有继发性感染。对于三叉神经区的带状疱疹,眼部护理特别重要。因为三叉神经第一支是眼支,患者有时往往并发眼球角膜充血、水肿,这时要每天用生理盐水或合适的滴眼液来护理眼睛,防止角膜皴裂。
END
版权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权,请留言私信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