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疱疹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三氧自体血回输有效治疗带状疱疹
TUhjnbcbe - 2020/11/29 9:31:00
三氧自体血回输有效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感觉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VZV)发生再活化所致,急性期通常出现神经支配区皮疹及疼痛。HZ急性期疼痛可能与皮肤损伤及继发的周围神经炎相关。随着病程进展,皮疹逐渐愈合结痂脱落,遗留疱疹分布区瘢痕及色素沉着。大多数患者在3-4周内皮肤愈合、疼痛缓解,但一些患者出现痛觉过敏、痛觉异常,疼痛持续存在并阵发性加剧,产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Dworkin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HZ和PHN发病率增加。

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剧烈,且皮疹易破溃感染,伴随病损区域痛觉过敏,日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患者往往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差,通过生活质量评分中的情绪评分可评估患者治疗期间生活质量情况,间接反映治疗效果。

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带状疱疹

增加局部供氧,促进皮损愈合

47μg/ml的O3与自体静脉血充分混合,活化红细胞,提高ATP和2,3-DGP水平,增加血液的携氧量和促进红细胞对氧气的释放,通过血液循环增加脊髓背角、背根节、病损节段肋间神经、病损处皮肤组织及神经末梢的供氧量,促进皮损愈合;

镇痛作用

三氧可以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改善血液的流变性;臭氧还能介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发挥NO在脊髓水平的镇痛作用;

调节免疫系统

三氧能诱导机体产生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细胞因子从而调节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促进损伤神经系统的修复

三氧易溶于水,因此可使血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增加,氧分压提高,有利于改善机体组织的缺氧状况,能够有效消除脊神经根、DRG和交感神经节周围的致痛因子(P物质、缓激肽、白介素类物质等)和粘连状态,改善局部低氧状态,减轻神经根水肿,具有促进损伤神经系统的修复作用。

案例分享

患者一:

谢**女,63岁

主诉:右侧胁肋部牵扯背部疼痛3月。3月前曾患带状疱疹,经治疱疹消失,但遗留神经痛,影响睡眠,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诊断:带状疱疹周围神经痛

治疗方案:三氧体血回输疗法,隔日一次。治疗三次后症状减轻,继续治疗十次,疼痛症状消失,睡眠及精神状况明显改善。

患者二:

张**女,57岁

主因:反复双膝关节疼痛1年余,加重10天收入院。以“双膝骨性关节炎”收入院,入院行疼痛科中西医结合治疗,住院4天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上眼睑外侧及左侧面部局部烧灼痛,随后皮肤出现红色不规则红斑,并有部分水泡出现,无皮屑。

诊断:带状疱疹

治疗方案:行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剂量依次为臭氧20ug/ml;25ug/ml;30ug/ml;40ug/ml;40ug/ml;40ug/ml)。

治疗结果:3天后,局部灼痛明显好转,经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6天,红斑消退,水泡结痂,无疼痛。

患者三:

刘*竹女,52岁

主因:左侧头疼伴红斑水疱5天,加重1天收入院。

现病史:患者5天前自觉患感冒出现左侧头疼,疼痛在头部、左耳,疼痛性质为刺痛,3小时后左前额部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绿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且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疼痛逐渐加重,自行口服感冒药物未见好转,1天前上述症状再次加重,来我院我科就诊。门诊以带状疱疹收入院。

治疗方案:入院后给予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

治疗结果:,经治疗2天后水疱开始结痂,疼痛有所缓解,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4次后出院,结痂部皮色变淡,后回访;无再复疼痛。

三氧综合治疗显奇效

带状疱疹疼痛的治疗强调: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尽量避免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局部三氧注射,三氧自血疗法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对治疗带状疱疹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临床治愈案例不胜枚举,尤其对年龄稍大的患者,这绝对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的治疗方法。从长远来看三氧疗法也可减少患者治疗药物的用量,从而减少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确实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好方法,也可以作为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的备选方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氧自体血回输有效治疗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