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说起小鲜肉,大家似乎多有不屑。
捉急的编剧导演、僵硬的面目表情,似乎大多数鲜肉参与的电影,口碑上都扑了街。
但是,有没有成功转型的小鲜肉呢?
有。
今年,有一个鲜肉明星脱胎换骨了。
他在自己新片里,贡献了整容般的演技。
这个人,就是罗伯特·帕丁森。
说起这位男星,大多数人的印象估计还停留在《暮光之城》中的吸血*爱德华。
金*的头发、苍白的脸颊、读得懂人们的心思。
关键,他家还很有钱。
爱德华、或者罗伯特·帕丁森,在当年可迷倒了无数少女。
拿着他的人形牌,嚷着要和他结婚的影迷,想必大家都是有印象的。
有意思的是,罗伯特本人对这部让他红遍全球的《暮光之城》,可是相当看不上。
在访问中,他还曾对这部电影连环3diss。
Diss原作——
这本书根本就不该出版Diss原作者——
我十分确定,作者确信她自己就是女主梦见了一个好性感的帅哥,就啪啪啪写了一本书出来我就是说这个女人有病啊甚至自己都不放过——
我所有的演技加起来就是一句:眼睛里带了隐形眼镜超不舒服说到这里的时候,他还贱贱地模仿了下那种眼睛不舒服的样子。
在电影宣传期间,公然diss自己主演的电影。
放眼全球,也没几个演员做得出。
当然原因不外乎是,这片太烂了。
对于《暮光之城》系列,粉丝有多仁爱,评价界就有多厌恶。
《滚石》杂志宣称——
它(《暮光之城》)摧残着我所剩不多的生命力。
当《暮光之城:破晓下》上映时,《滚石》的评论更新为:
《破晓下》之于全系列就如感冒之于猪瘟当然,对于《暮光之城》的烂,*舌的外媒不止《滚石》一家。
对比很多演员演了烂片而不自觉,罗伯特·帕丁森起码是知耻的。
一点,是从上文他的这些访问中可以看出。
二来,《暮光》之后,他基本没有饰演过偶像爱情题材电影了。
作为一名火遍半边天的小鲜肉演员,这几年,他似乎沉寂多了。
除了和柯南伯格合作了两部口碑两极化严重的影片、似乎就没什么记忆点。
名气,去得太快了。
《迷失Z城》里,他都给查理·汉纳姆配戏去了。
直到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一部《好时光》,突然从导演双周单元升级到主竞赛。
有人说,这是得奖的迹象。
什么奖?
有媒体说,怕是罗伯特·帕丁森要拿影帝了。
戛纳影帝?
罗伯特·帕丁森?
没错,你没有听错,曾经被人讽为嫩牛五方君的罗伯特·帕丁森在《好时光》里炸了。
看看外媒怎么评价的吧——
帕丁森的表演让我原谅了那些吸血*电影有的甚至夸张到——
帕丁森有多行?行的就像70年代的罗伯特·德尼罗!曾经用猪瘟形容暮光系列的《滚石》杂志的评论家,这次也用——
toursdforc,杰作,来形容《好时光》。
烂番茄90%的好评,mtc80的高分,这绝对是影迷不能错过的年度好片。
今年戛纳电影节,帕丁森虽然最终没有拿到影帝。
但这部口碑爆棚的电影,让更多人看到帕丁森的另一面。
《好时光》的故事并不复杂,讲的是两兄弟抢劫银行,先后被捕的故事。
然而,这个故事又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逃离追捕的故事。
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底层人民的丧气故事。
那为什么电影要叫好时光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怒火青春》的一段台词——
从摩天大楼上跌落的人每落一层,他都不停地安慰自己说:目前为止,还不错。如何跌落并不重要,关键是你会如何落地。目前为止,还不错。
重重坠地之前,都是好时光。
电影用了这个刁钻的角度,描绘了底层人民的命运。
片中的一段台词,算是电影的题眼。
他去了他该去的地方你也到了你该来的地方摩天楼上掉下来的人,会跌落在石板上。
而对于父母双亡、年少失学、偷蒙拐骗的问题孩子来说,他们最后会归属于监狱和精神诊所。
这里面,似乎有一种宿命的味道。
当然,人活在世上,每个人都追寻着一种向上的力量,没有人愿意接受一种所谓下坠的宿命。
电影中,罗伯特饰演的匪徒哥哥康尼,有一个愿望——
买一座农场然后和弟弟一起生活在树林里甚至是康尼偶然遇到的*贩,都有自己的愿景——
再过两年,你一定会看到我开着兰博基尼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不屑于自己目前的生活的。
康尼和*贩曾经爆发过一次争吵。
绑匪嫌弃*贩是渣滓,以后除了啃老就是进福利院、监狱。
*贩嫌弃绑匪是穷*,“我两年赚的钱比你一辈子都赚的多,你现在还在被通缉呢。“
两人互踩,都不承认自己比对方差。
某种程度上,两人内心深处极力否认自己社会渣滓的身份的。
有意思的是,这场争吵过去最多一两个小时。
匪徒就被警察逮捕了,*贩也从高楼失足坠亡了。
两年内开兰博基尼的豪言,瞬间成为了泡沫。
好时光,走到了尽头。
罗伯特·帕丁森一夜里,千方百计地想救出弟弟,但越做越错。
很多人在他身上看到宿命。
不得不说,罗伯特·帕丁森吧这个角色诠释得很完美。
亲眼目睹*贩得坠亡后,他没有夸张地表情。
他只是双眼失神地坐在警车里,眼睛不自觉地转动着,那种无助的心境就自然地出现了。
再后来,他的眼神变得僵硬起来,看上去有些许凶悍。
仔细看,其实会发现他的眼神是空洞的。
就像我们平时发呆时,那种没有灵*的眼神。
从六神无主,到失神,罗伯特·帕丁森相当自然地演出了这两种感觉。
不仔细看,你都很难从他的表情中发现这些变化。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表演,在很多地方都显露了出来。
医院救弟弟的一场戏,医院的过道走着。
被通缉的人出现在公共场合,该是什么样的状态?
自然是低着头。
但是在低着头的同时,你会发现他用非常轻微地左右晃动头部——他在观察环境。
遇到护士怎么办?
不是夸张地转过半个身子,只是低着头,把脸以极小角度地偏向另一边,同时又以放松的脚步走着。
这才是不引起主意地方式。
包括他的一些表情,都是相当流畅的。
嫌弃时,嘴巴微微张着,眼睛带着蔑视。
焦急,双瞳失神,不知如何是好。
可以说,外媒对他一边倒似的赞誉,也并不过分。
《好时光》之后,帕丁森终于可以说,自己是个有演技的小鲜肉了。
为什么要接演这样一部小制作,罗伯特·帕丁森曾说——
我很喜欢《大都会》(罗伯特本人有参演),最近我还在电视上看了一遍,那部电影是我真正想要做的东西,而且我知道这世上会有一个人,他在凌晨三点看了这部电影,然后心想,“我是不是没睡醒啊?”,这才是我拍这部电影的原因。
每个人,都想赢得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他知道,做一个实力派,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走红初期,他吐槽自己主演的烂片,这是知耻。
这几年,他一心扑在小众片里,磨练自己的演技,这是后勇。
终于,罗伯特·帕丁森迎来了自己的爆发。
昨天深夜,铺子看完了《好时光》。
我想,现在的他睡醒了吗?
电影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