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期已经到来,沁宝们都已经返校啦。然而,新冠疫情还未完全结束,境外部分国家和地区疫情持续蔓延,国内仍出现零星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学校仍应继续严格实施各项防控措施,“秋季防疫指南”快学起来吧~
不仅如此,秋季忽冷忽热、气候干燥,为各种疾病创造了“有利”的温室,所以沁宝们更要多多注意!随着小沁来了解一下常见秋发疾病和预防措施吧!
1、诺如病*:又称为脓融病*,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感染诺如病*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病程一般为2-3天。
2、麻疹:是由麻疹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烧、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3至7日后由面部到全身会出现斑丘疹,疹退后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常并发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等,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3、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接触传播。潜伏期通常为1-3日。表现为高烧、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和轻度的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4、流行性腮腺炎(俗称“寸耳寒”):是由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最多。开始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1至2日后耳部疼痛,然后出现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5、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以轻微发烧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为特征,头部较多,四肢较少。
6、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
那么防御措施又有哪些呢?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预防疾病,养生很重要。各位沁宝们要牢记这份指南哦!小沁希望沁宝们都拥有健康的身体,这样才能够更好投入到学业中去~
文字来源|钱思佳网络
图片来源|练惠昕袁君博
责任编辑|刘伟业
指导老师|孙琳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