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疱疹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医如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看这里
TUhjnbcbe - 2021/3/10 8:53:00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俗称生蛇,在中医里被称之为蛇丹、蛇串疮、火带疮、缠腰火丹等名称,对于发病原因,中医认为是由肝胆火盛、湿热内蕴、复感邪*等因素导致的,西医认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所致的急性皮肤黏膜感染性疾病。其实水痘-带状疱疹病*人体多有协带,但是只有当人体的免疫力低下及局部酸性环境给病*创造了繁殖条件才产生的。带状疱疹是风湿免疫病患者最常见的一种病*感染。虽然不是致命,但瘢痕和疼痛的后遗症常常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带状疱疹有特效药,非常强调及早用药。因为延误1-2小时,都会增加将来的瘢痕和疼痛后遗症的程度。所以,风湿免疫病患者有必要认识带状疱疹,万一出现了,可以及时诊断,及时用药。

掌握几个特征,带状疱疹很容易鉴定

带状疱疹有几个特征,很容易鉴定:

1.发展很快,表面有水泡的红疹:在出现红疹之前常常没有预兆,突然在局部出现几个小粒或小片状红疹,隐约可见细小水泡。几小时或1~2天之内就迅速蔓延成一大片,并出现许多绿豆~花生大小的水泡。此后受损皮肤糜烂,10~14天左右开始好转,或多或少遗留“一片瘢痕”。

2.带状疱疹通常不是瘙痒,而是疼痛:疼痛性的红斑或疱疹,需要警惕带状疱疹。这种疼痛可以是刺痛或电击样疼痛,也可以是烧灼样疼痛。部分人在出现疱疹前1~2天,就有局部疼痛的感觉。不少病人在带状疱疹痊愈后还有长期疼痛的后遗症。因为带状疱疹病*是侵袭皮肤神经末梢的病*,不论是急性期,还是后遗症期,它的疼痛都是一种神经痛。

3.带状疱疹通常是在身体的一侧,不过中线(严重者可以有一点点“压线”):作为神经病*,带状疱疹通常是累及一根神经所分布的皮肤神经末梢,所以疱疹的分布是在身体的一侧,而且是条带状分布。例如:单侧的胸部和背部;单侧的腹部和腰部;单侧的额部和眼睛;单侧的肢体等等。

掌握了这三个特征:“突然起的有水泡红疹、不是痒而是痛、单侧不过中线”,带状疱疹就可以获得及时诊断,及时运用特效药治疗,避免演变为大面积的疱疹,以及后续遗留大片瘢痕和疼痛。

治疗:

带状疱疹的特效药是“洛韦”家族的抗病*药

带状疱疹并不可怕,因为它有特效药,关键是及时用药,越早用药越好。目的是缩小皮肤糜烂的范围和程度,降低日后神经疼痛的后遗痛。因为带状疱疹累及范围的扩大、皮肤水泡和糜烂的程度发展很快,常是以小时计算。常常是“早晨才一点点,中午就一大片”。在抗病*药中,各种含有“洛韦”二字的抗病*药都是特效药。可适当配合B族维生素。

在疱疹局部可用火针刺破。寻找带状疱疹的神经根部位做针刀松解来改善局部酸性环境,针后配合拔罐放血。疱疹部位应该保持干爽,可以用红外线照射或吹风筒吹干。

2.外用药:疱疹未破溃用外涂阿昔洛韦软膏或紫金锭加到卢甘石外敷;已破溃用百分之3硼酸溶液湿敷。

中药特效方:

雄*15克,青黛15克,枯矾10克,冰片6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粉备用调配,取阿昔洛韦乳膏一支挤入容器内调匀即可,给患处涂沫。次日,疼痛会大减,涂沫2一3天即可全部消退,结痂。

3.后遗神经痛:通过人体力线找出异常损伤肌群,针刀松解减轻对神经影响,神经痛部位电针灸舒通经络。

如果带状疱疹长在“重要部位”,需要更加积极治疗

如果带状疱疹长在神经敏感度低,遗留瘢痕也无关紧要的部位,如腹部腰部,可能问题不大。但是如果长在“重要部位”就很麻烦。如果带状疱疹长在头面部,特别是靠近眼睑部,或者外阴部位,神经很敏感将来如果后遗长期的神经痛就很麻烦,遗留瘢痕也会影响容貌。所以如果“重要部位”出现疼痛性的小疱疹,就要格外警惕,尽快确定诊断,及时使用说明书上所允许的最大剂量的“XX洛韦”,或者静脉滴注“XX洛韦”。

如果错失了带状疱疹的早期治疗会怎么样?

即使不治疗带状疱疹的自然病程14天。在带状疱疹发病后,会激发机体产生抗体去清除这种病*。通常在10~14天后疱疹会结痂好转。如果不好转,那也是皮肤糜烂后继发的细菌感染。所以,带状疱疹过了14天以后,就没有必要用阿昔洛韦治疗了,因为这个时候体内已经有了抗体,而没有了病*,再用阿昔洛韦就没有意义了。如果过了14天,皮肤糜烂还没有好转,用药的方向就不是抗病*,而是抗生素。

对带状疱疹还有哪些认识误区?

Q:已患过带状疱疹的人,是否还有可能复发?

A:带状疱疹因水痘带状疱疹病*再激活而引起,水痘带状疱疹病*也是引起水痘的病*。几乎所有老年人的神经系统中都有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并可能随年龄增长而重新激活。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会逐渐降低,免疫力就没办法继续压制它,病*就会再次复发。

Q:接种了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后可以终身免疫吗?

A:目前没有任何疫苗的预防效果是%,但是接种疫苗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疾病风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3/10 8:53:00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且疼痛顽固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治疗上手段多多,副作用小,效果也不错呢。”

01

什么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呢?

它的定义是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

02

它是怎么发生的呢?

其实PHN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总的来讲就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的侵犯,导致相关神经兴奋性或敏感性增加,功能异常。

03

中医都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手段呢?

艾灸治疗:艾灸疗法是借助火力的温热性对局部的皮肤产生持续温热作用,可促进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和微循环,从而促使神经损伤修复,缓解疼痛。

刺络放血拔罐法:该疗法的关键,就是要通过在体表刺破脉络或者腧穴放血治疗疾病,通过“去瘀血、生新血”的方法,联合拔罐治疗,让患处的瘀血快速消散,体内的余邪引出,进而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状态。

毫针:以毫针经夹脊穴、阿是穴等穴位,以平刺法、围刺法等方法,抑制PHN患者体内水痘-带状病*的扩散,并经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痛域等机制,减轻水痘-带状病*损伤神经带来的痛苦体验。

火针:火针法主要经以热引热原理,促进PHN患者皮下湿*的排出,这种中医针灸方法可多形成良好的消肿散结、扶阳助正等功效。

中药口服:基本病机是经络阻遏,气血不通,不通则痛;二是*邪化火,与肝火湿热相搏,日久耗阴伤血,经脉失养,或年老体虚,阴血亏虚,不能荣养脉络,络虚则痛。临床上多以益气养血养阴、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加减对症治疗。

中药外敷、中药熏蒸:因药物可与患处直接接触,能更快的让药物作用于患处,对于镇静止痛、活血化瘀通络有很好的疗效。

小针刀:对皮损瘢痕部位进行切割,松解组织黏连,加上小针刀在患处的反复提插运行,能够起到行气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气血得行,瘀散络通则疼痛可止。

穴位注射:穴位以痛为腧,一般采用阿是穴及华佗夹脊穴为主,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也有应用。注射药物以抗病*及神经营养为主,如维生素B1、B12等;中药有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苦参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

穴位埋线疗法:将多种疗法融于一体,通过多种效应起到治疗作用,包括了穴位针刺、放血、封闭等疗法,同时也包含了埋针效应及后作用效应,穴位埋线通过可吸收线缓慢吸收长期持续刺激穴位,减少患者的就诊和治疗次数,并且可以提高穴位的兴奋性与传导性,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免责说明:文章用于科普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如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