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疱疹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春季湿邪内生风邪外袭,做好这3点可健脾化
TUhjnbcbe - 2021/4/28 22:20:00
皮肤病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本期导读

春季皮肤干痒、易过敏、湿疹多发?用对3招来应对,身体少受罪!

春季雨水增多,气温逐渐回升,南方以湿热为主,容易诱发湿热为主的病症,湿疹容易在春天被诱发。因为春季由「风」主令,当气温逐渐回暖,原本在冬季被重重保护的皮肤肌腠也逐渐显露。风行百变,停留于肌肤腠理之中,一部分体质较弱,尤其儿童及老人家就很容易出现湿疹,既往就有病史的人,到了春天也容易加重。图源:摄图网是什么「触发」了春季湿疹湿疹在中医里面又叫「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奶藓」等多种别称,导致湿疹的原因既有「风邪」、「饮食」等外因;也有脾虚、湿盛等内因,通常都是因为外因出现,诱发内因导致湿疹爆发,属于风、湿、热三种邪气的共患病。图源:摄图网外因多是指外来风邪侵袭,即所谓的过敏原,如:海鲜食物、清洁剂、紫外线、花粉、粉尘等;另外在长期进食烧烤油炸辛辣食物,燥热叠加于体内,容易导致血热,血热则生风,内风外风一动,相互搏斗,表现在皮肤,则会出现湿疹。进一步来说,所谓内因,多数为脾虚湿盛引发,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留于体内,久之化热,形成湿热内环境,加之外邪易诱发,身体的反应机制需要这股内热之气透出体表,因此在皮肤上就形成了湿疹。总的来说是饮食时节、过于辛辣刺激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致使水湿内停,又外感风邪,使湿热夹杂,内外之两邪相博,充于腠理,浸淫肌肤而发。在春季,湿疹在南方尤其多见,因为南方气候回暖,各种花粉粉尘等外邪之风的刺激,加上特有的回南天的外湿,脾胃较弱者,就很容易出疹。图源:摄图网如何判断自己长的是不是湿疹?湿疹可以发生在体表任何部位,皮肤表现不一,这和「风邪善走串,善变」的性质相合。湿疹可以在面部、耳后、乳房、手部、阴囊、手臂大腿内侧等部分,一般都对称出现。因为湿疹是风湿热三种邪气的交杂,其中一邪气偏胜时,皮肤表现有所不同。急性期爆发时,风邪胜者,皮疹表现瘙痒明显,甚则挠出血,皮疹为一个个小颗粒,称为粟粒疹;湿胜者,皮疹表现糜烂、渗液,类似溃烂的表现;热胜则肿,披着颜色鲜红,红肿明显。当进入慢性期后,此时邪气逐渐减弱,但是仍存在体内,皮疹整体颜色变暗,部分出现渗液,缠绵不愈合,反复瘙痒发作,局部皮肤出现增厚,表皮干燥脱屑。如果出现上述这些症状,多半是湿疹。图源:摄图网教你3招防养远离春季湿疹、红肿、过敏急性期症状严重时候,治疗必须就医,通过及时就医,处方应用小剂量抗过敏治疗,目的是减少过敏性休克这样的重症产生。但湿疹是长期的治疗,需要防养相结合,慢慢调理。1.内调脏腑,注意健脾祛湿中医讲究既病防治,未病先防,绝大多数湿疹患者都是慢性期湿疹,长期瘙痒也给生活带来不便。调治主要在于脾胃,湿疹者,健脾祛湿为首要的调养方法。可以选用参苓白术散为调养。这个方剂是千年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健脾祛湿之功效。其中的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是四君子汤组成,把健脾益气放在第一位,另外并不用担心补则不及,其中的白扁豆药性平和,祛湿且不伤害脾胃阳气,薏苡仁生性带点凉气,对于风湿热的湿疹,起到一定的清除余热的作用。在湿疹患者身上应用时,可以相应增加一些茯苓、扁豆、薏苡仁的用量,使得其中补和祛湿并重。现在很多医家都主张不应该过多进补,其实通过对原本方剂的剂量进行调整,对药物进行加减变通,完全可以因人施治疗,这也是我一直主张大家一定要专科医师就诊,辨证取方的原因。在居家食疗调养上,湿疹者可以选用绿豆百合汤,作为平时的饮品,做法也非常简单,直接用绿豆百合洗净煮汤或加入小米做粥即可。绿豆很好地清热解*效果,现代研究它还具有抗过敏抗菌之用,而百合可「清疾火,补虚损」,可滋润养阴;两者合一具有很好地清热解*滋阴生津,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皮肤瘙痒、干燥的问题。图源:摄图网2.艾灸,扶正祛邪,可灸「血海穴」《针灸大成》指出「在肌腠非熨火芮不能以达」,说的是艾灸能够调理皮肤病,直接到达病灶,是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现代艾灸通过热力的渗透,不仅可以起到消炎、杀菌消*的作用,还能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抑制渗出,提高机体及皮肤的免疫,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湿疹,因内外二风相博于肌肤而起,李中梓《医宗必读》说:「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因此在艾灸时,可以选择血海这个穴位,它是脾经经穴,脾经所化之血在此聚集,此穴离膝而上,血渐生旺,而腹中饮食所生之血都能通过此穴上下,有汇入江河百川皆入海之意,因此成为「血海」。另外治疗湿痒疮*,或湿痒之疮。因此艾灸血海能有效调理血病,治疗湿疹等皮肤病。▲血海穴▲位置:大腿内侧,髌骨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肉隆起的地方。可以配合曲池联用,加强止痒效果。可以每日艾灸穴位,每次以15-30min左右为宜,至皮肤稍稍发红,肤感稍热最佳,不宜过久,防止烫伤。对于湿疹渗液者,皮肤创口者,需要小心艾绒灰的掉落,可以用干净轻纱块隔着灸。3.远离过敏原,肌肤要注意保湿很多慢性期患者由于长期反复挠抓,皮肤反复刺激,出现皮肤颜色变暗、干燥、变厚,仍然是瘙痒难耐。源于邪气仍内存,皮肤肌腠仍需要抵御外邪引起。在外出时,需要远离外界刺激,禁过多使用海鲜等发物,烧烤辛辣刺激的生风动血之物;带口罩出行减少外界花粉、粉尘、紫外线等刺激。若瘙痒剧烈时,不要剧烈挠抓,防止皮肤破溃,可选用一些保湿止痒剂型,外涂,如炉甘石洗剂,具有很好的清热止痒效果。明医推荐

董其俊大夫

七代中医世家,师从广东省名老中医妇科专家罗元恺教授。中医临床30余年,成立《董其俊名老中医工作室》,擅治妇、内、儿、骨科诸病。

主治:

1.内科:顽固性咳喘、过敏性鼻炎、痛风、高血压、三叉神经痛、失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等疑难病;

2.妇科:闭经、痛经、崩漏、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等;

3.儿科:小儿慢性咳嗽,小儿过敏性鼻炎、小儿抽动症等;

4.皮肤科: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带状疱疹、痤疮等。

5.骨科: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骨髓炎,腱鞘囊肿等。

▌出诊时间

广州花城:周三、五、日全天

▌预约方式

--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季湿邪内生风邪外袭,做好这3点可健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