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疱疹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预防春季传染病小知识徐官屯幼儿园
TUhjnbcbe - 2021/5/5 20:49:00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同时,春季气温逐渐攀升,病菌滋生传播快。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尤其是幼儿的抵抗力弱,稍稍不注意就会患病。目前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又是流感、水痘、疱疹性咽颊炎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节,加之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很容易被传染。我们要做好春季传染病预防工作,提早做好预防措施,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发生。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一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注意事项:

饮食宜清淡,多饮水。

2.急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春季发病率较高。感染红眼病后几小时内就可发病。初起眼发痒,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红肿。

注意事项:

1.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要改掉乱揉眼睛的习惯。

2.避免接触结膜炎患者。

3.孩子得了红眼病后,不要用热水清洗孩子的眼睛,以免损伤他的眼角膜。

4.不要擅自给孩子滴眼药水,因为其中可评论有抗生素等成分。

3.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带状疱疹病*引起。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

注意事项: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感染。

4.流行性腮腺炎

本病是由流腮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儿童多见,近年成人也有发病,俗称“乍腮”,潜伏期2-3周,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注意事项:

1.发现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如柠檬汁,果汁,可乐等碳酸饮料)。因为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

2.多饮温开水,保持口腔清洁。

5.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注意事项:

一般卧床休息,供给充分营养和水分,症状严重的幼儿需就医治疗。出疹期间,要加强皮肤护理,如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若幼儿因皮疹常感瘙痒,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抹药物以止疼。

6.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幼儿常发的一种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注意事项:

1.对于患病宝贝,-定要从发病开始隔离7-10天,以免传染其他孩子。

2.虽然手足口症类似水痘,一般能很快痊愈,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细心呵护,注意预防隔离,以防扩散流行。

在这里,就和家长们一起分享春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我们共同携手呵护宝贝们的身体。

勤洗手,讲卫生。

勤通风,少外出。

多运动,强体质。

早起早睡,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插。相信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预防春季传染病小知识徐官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