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是强留人的躯壳,而是学会放手。
——琼瑶
平常心:写了一辈子轰轰烈烈爱情小说的琼瑶,人生的第一本真实故事《雪花飘落之前:我生命中的最后一课》出版,谈的是爱的「放手」。
「我写了那么多小说,每一本书都有快乐的成分在。只有这一本,过程是最痛苦的。但,这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书。」她说。
几十年来,即便是自己电视剧的记者会,她也从不接受採访曝光。何以破例?原在虚构爱情王国就能安然度过后半生的琼瑶,何以到现实世界飞蛾扑火?琼瑶语气坚定:「我希望它是一个关於死亡教育的社会运动。」
如果把琼瑶的一生,65部作品,79年的岁月,都化为一个字,那个字肯定应该是:「爱」。
琼瑶25岁出道的第一部小说《窗外》(电影由林青霞主演),一推出即受到瞩目。之后,以浪漫爱为核心的作品,从小说、电视剧到电影,每部都畅销,建构了台湾与对岸自七零年代至九零年代的琼瑶爱情王国。激动万分的男主角,泪如珠串的女主角,在压抑保守的年代,多少释放了年轻男女心中对爱情的奔放渴望。
琼瑶和平鑫涛共同打造了很多事业。外人多以为琼瑶不食人间烟火的,但其实在事业上,琼瑶也相当能干。她曾因为平鑫涛不能入港,单独到香港,和片商们谈判签约、帮皇冠收款。
65部作品,每部几乎都要挖心掏肺、水里来火里去地重谈一次恋爱,有多困难?大部分的人,尽管曾再怎么为爱疯迷,终究很难抵抗岁月磨平与冷却某些对生命的热望。然而,却很少人探问,何以琼瑶写爱情,却能从20几岁一路写到60几岁可以「从未冷却」?
如果有台摄影机,把她与丈夫《皇冠》创办人平鑫涛真实生活的细节拍成一部纪录片,所有的小说就都不意外了。真正最好看、最美的爱情故事,就在琼瑶的家中。两人的日常生活,比小说更浪漫,供养著作品的能量,相守数十年。
家中一景一物都是平鑫涛爱的情书琼瑶与平鑫涛的宅邸「可园」,一景一物,其实每件都是平鑫涛爱与热情的记号。
客厅茶几上,放满了十几隻大小造型鸭子。为什么那么多鸭子呢?琼瑶微笑轻声道:「喔,因为,鑫涛喜欢鸭子。」
庭园中池子里亮橘色游来游去的肥锦鲤,亦是平鑫涛的最爱。琼瑶在书中描述,为了照顾这些爱鱼,他放水进去、放水出去、除虫、捞树叶、开车到大老远的山区请教专家……,曾被她笑「比伺候老婆还殷勤」。
草皮上约六层楼高的火焰木,则是平鑫涛为了讨太太欢心,发挥三寸不烂之舌,28年前说服了园艺家将树移植到可园来。盛夏之时,强壮的枝干高耸入天,艳橘的花朵盛放,满布在可园的小天空里。
火焰木从深山移植到可园已经快30年。花开花谢,悠然自在,让人对它的生命力肃然起敬。
从物思人,这裡的每一样东西都传递出很强的能量,套句年轻人的用语:「很闪」,无法不看见——就像平鑫涛这个人。
当所爱的东西都从记忆消失生命剩下什麼?
形容起平鑫涛,琼瑶用了个生动的字:他是个很会「闹」的人。
每逢琼瑶生日,平鑫涛每次都有疯狂之举。他曾经在花园的草地上摆满几百盆小小小盆花,每盆只有马克杯大小,排出了一句话:「HappyBirthdaytoMyDearWife」,也曾不知用了什麼办法,偷偷说动飞机上的空服员,为琼瑶庆生,引起所有飞机上头等舱的乘客,对著琼瑶唱生日快乐歌。
琼瑶和平鑫涛在拉斯维加斯的*场合照。琼瑶自述:「那次在拉斯维加斯,鑫涛为了怕我输掉旅费,把我拉出城去郊游,结果我依旧出状况。我的个性中,有很任性的时候,会突然做出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他对我这点完全无法控制,认为我是个「麻烦人物」,却拿我无可奈何!」
平鑫涛写给琼瑶的卡片,封面都会写着:「亲爱的老婆」。然而,当他失智到中重度时,已经不认得这些卡片。
生活细节上,平鑫涛更是贴心之至。琼瑶睡眠品质一直不好,他会用文书夹把两片窗帘夹起来,把房间的大灯小灯关掉,把不透明胶布剪成许多小小的方块,贴在房间的每个开关上。把踢到床下的拖鞋放好,一定是正向放,免得琼瑶夜裡找不到鞋子。
除此之外,平鑫涛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美食主义者。琼瑶说,他常常会找藉口,「琇琼(琼瑶的媳妇)从大陆回来了,我们去吃某餐厅?」「可嘉(琼瑶的孙女)是不是毕业了?大家庆祝吧。」「他常常把全家都带去吃饭,其实是自己嘴馋。我们就跟著他跑餐厅!」琼瑶笑著说。
平鑫涛爱电影的程度,更被琼瑶形容为「疯子」,有回平鑫涛与琼瑶旅行欧洲两个月,一共拉著她看了50部电影!
然而,年开始,这对彷彿不曾老去的夫妻,开始面临生命中严峻的挑战。平鑫涛开始大小病不断,先是带状疱疹让脸腐烂,而后神经痛让右脸麻痹,眼睛大小不一,那时,都还可以靠着照顾与医疗逐渐复原。
然而,当失智与中风降临,平鑫涛这个爱妻、爱玩、爱吃、爱动的强人,生命中所有的「爱」可说都被剥夺了。不能行动,他再也不能去旅游;插上了鼻胃管,不能进食,也失去了品尝美食的乐趣。当记忆一点一滴消失,那些喜欢的电影与玩物他已一无所知,最终连琼瑶他都不认得了。生命还剩下什么?
琼瑶心痛地说:「这些曾经让他活得那么精彩的东西一件一件,都从他生命消失了。现在的他只能躺在一张床上,卧床一年多,偶尔睁眼看看天花板,这是他最害怕的人生啊!」
鼻胃管应当是为了治病而不是延长死亡其实,在两人还健康时,就曾讨论过死亡。琼瑶曾经告诉平鑫涛,「如果我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先走,另一个人就陪著一起吧。你比我大十一岁,应该会比我早生病,我愿意陪你一起死!」
那时的琼瑶还异想天开说,「找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穿得美美的,一起走有多好啊!」没想到,被平鑫涛骂了回来。他告诉琼瑶自己的原则:「生是自然而来,死是自然而去。」
平鑫涛自身对于「死亡」的态度,关键就是:「自然」两字。
年,他在经历一次小中风时,就曾写下一封信交代自己如果病到昏迷不醒时,不能做的各种医疗行为,叮嘱「不要送进加护病房、不要任何管子与医疗器具维持性命。」
夫妻感情至深,他担心自己先走后,琼瑶会真的「一起作陪」。琼瑶的秘书淑玲表示,平鑫涛还曾特别交待她,一定要好好照顾琼瑶,要防止她因为平鑫涛先走、悲伤过度自我了断。
插管延命可说是「加工活」,自杀是「加工死」,都是非自然的。这都不是平鑫涛乐见的。
年,平鑫涛曾经因发烧急救插过一次鼻胃管,当时医生告知琼瑶,平鑫涛的手一直去拔管,总共插了四次才成功。平鑫涛看到琼瑶,不断和她求救:「救我!」甚至喊著「不要开刀!」其实,那次并没有开刀,但可见在平鑫涛心中,插管和开刀一样痛苦。年2月29日,平鑫涛躺在床上,就忽然意识不清,呻吟不止,被诊断为大面积的脑中风,加上原有的重度失智,医生认为是「不可逆之绝症」,却自此插上鼻胃管,琼瑶心痛不止。
身为枕边人与一路以来的照顾者,她确切知道,平鑫涛这样求精彩的人,之所以先前要写下拒绝医疗处置的交待信,就是宁可「轰轰烈烈地活著,也不要凄凄惨惨地躺着!」
在负能量中追求正能量替社会所有失能老人而写于琼瑶从不曾接受媒体访问,加上平日足不出户,一般人对琼瑶的个性仅能从小说的女主角中投射,以为她纤细、脆弱、浪漫,许多网友是在她陆续贴出的脸书文章中,才更加认识她的感性!
然而,真正与琼瑶接触谈论此议题,会发现面临照顾议题与实务,她反而是理性、坚定与务实的一方。
平鑫涛罹患带状疱疹时,他一边的脸腐烂,琼瑶必须拿着棉花棒不断清疮,把结痂的部分剔除,涂上药膏,再用人工皮盖上,每三个小时就要把纱布拉开查看一次,二十四小时不能睡,连续几个月。她从一个被宠爱的小女人,学会成为一个坚强的贴身护士。
为了理解失智症,她把所有的书籍全部都阅读过。即便看着最爱的丈夫不断退化,她仍坚守一个原则:「要让他开心。」
失智确诊当日,她与医生通完话后,满脸眼泪。她与平鑫涛的卧房是相连的两间房,两床之间距离20步,她就走到20步以外的距离哭,眼泪绝不让他看见。「我在他面前是笑,但是走到我的房间裡,眼泪就掉下来了。这个没办法,这也就是爱,是不是?」
她也告诉自己,悲伤仅止于那一夜。她让儿子孙女也加入「让爷爷快乐俱乐部」,晚餐后哄着爷爷,让他开心。平鑫涛失智在家时,她也把童年时的游戏端出来玩,喊着「金锁银锁,咔拉一锁!」时,一人的手指顶着另一人的手掌,看能否抓住,大家一起当五岁的小孩。
即便曾痛苦得想自杀,她仍记得丈夫的叮咛,时时保持着自己的健康。除了平日食物请教营养师调配,采访这天,爱美的琼瑶一身亮丽红衣,底下却踩着休闲的白球鞋拍照,不穿高跟鞋,她说,「是为了舒适,也避免跌倒的可能。」
琼瑶说,「当你最爱的人,生命将尽时,爱是为他继续活下去!爱是把他的信念优点传承下去!而不是用各种管线强留他的躯体。」
她时刻提醒自己,自己经历的是悲伤的事,但一定要用正能量面对,至少让平鑫涛看到是会微笑的妻子。
这本书她也定位为是本正能量的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所有那些躺在养老院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卧床老人,以及所有心力交瘁的家属而写。
爱不是强留人的躯壳而是学会放手「我希望这不只是一本书,这是一场从教育、医疗到法律层面的社会运动。」琼瑶说。
「从生命降落之时,就注定会死亡。然而,台湾社会教育体系中,从小缺乏死亡教育,大家接收关于死亡的印象,几乎都是负面的。在医疗的层面,许多医生对于放弃急救的子女,也会冷眼看一下,彷彿一种无声的责备。」
然而,医院,发现高龄病患的共同点,就是没有一个会笑。婴儿生来会笑,但是插著管的卧床老人,生活里只剩痛苦。当人失去笑的能力,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品质?
根据统计,台湾失能老人平均卧床时间大约八年。一位荣总的医师告诉琼瑶,长照中心的老人,第一年子女还会去看,第二年就会减少一些,第三年就更少了,最后常常病人一个人死去。
她有感而发地说:「很多儿女会被『孝』字绑架,认为让父母有心跳、有呼吸才是爱。」如果还能救,她不会放弃希望。但当医生已经明说,病人只剩下一条路,就是通向死亡,给他插了管,只是让他痛苦的躯壳延命,但不会让他好,这是何等残忍?
「爱到极致,不是强留人的躯壳,是学会宁可把痛苦留给自己,也要对最爱的人放手。」琼瑶说。
人能安乐生,为何不能安乐死?琼瑶希望透过这本书写下亲身经历,力倡《病人自主权利法》。如果病人自己先行立下表明不要插管、不要气切的声明,就应遵照本人的意志。「因为你爱他,才会希望他善终,是不是?」
「这个社会,早就通过了一件事,叫做『安乐生』,当你产检时,孩子不健康,你就可以合法的堕胎。当人身上已经有多种病,老得必须死了,且已经过得生不如死,为什么我们不能帮他解脱?我们可以接受安乐生,为什么不能安乐死?」
她说,「生是起点,死是终点。中间那条路,才是生命的精华。死亡并不可怕,它只是生命的『终站』。但是,把死亡加工延长,那才是人类发明的恶梦!」
面对生命中的最后、也最艰难的一堂课,琼瑶如此写下:「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
※特此感谢天下文化传播王美珍女士对本文提供资料帮助!
延伸阅读雪花飘落之前—平常心的读书会
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