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疱疹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带状疱疹,你要知道这些
TUhjnbcbe - 2021/8/23 19:33:0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四季皆可发病,但以春秋两季多见。由于病*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而发病。本病多见于成年人,并且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儿童接触了疱液,可能会被感染而发生水痘。带状疱疹因皮损状如蛇行,故被中医称为“蛇串疮”;因该病多缠腰而发,故又被称为“缠腰火丹”。《外科正宗》认为“心火妄动,三焦风热乘之,发于肌肤”。中医认为,该病多因情志内伤,肝郁气滞,久而化火,肝经火*,外溢肌肤而发;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而化热,湿热内蕴,外溢肌肤而生;或感染*邪,湿热火*蕴结于肌肤而成。带状疱疹的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皮肤上出现一簇簇红斑、水疱,排列成带状,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产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对于该病的命名则更为形象,称之为“蛇串疮”“腰缠火丹”“蜘蛛疮”等,认为多由机体经络受阻、情志内伤以及肝气郁结所致。

发病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低下、进食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可有明显的痛感,持续1-3天,也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主要为肋间神经,其次为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的支配区域。患处常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状至*豆大小的丘疹,成簇分布不融合,继而迅速变为水痘,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皮肤红晕。皮损多沿某一神经成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多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人较为剧烈,病程为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皮损可表现为顿挫性(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大疱性、出血性、坏疽性和泛发型(同时累及2个及以上神经节对侧或同侧多个皮损)。可表现有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播散性带状疱疹(在受累的皮节外出现20个以上的皮损)。

发病初期,往往是治疗的*金时机。带状疱疹沿单侧神经发病的走向,通过拔罐放血,将神经上的*素从头尾阻断,然后在相关经络上刺络拔罐,将瘀*排出,减少*素在皮下的淤积,这种方法无论对带状疱疹急性期还是慢性期的患者,都能起到缩短病程、减少痛苦的作用。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更佳。

治疗期间忌食鱼虾、海鲜等水产品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皮损的部位不可暴晒,也不宜用热水烫洗和肥皂擦洗,远离或避免过敏原等。保持患处清洁,以防感染。劳逸结合,调畅心情,避免精神刺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带状疱疹,你要知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