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例带状疱疹骶神经运动性麻痹致排泄困难的护理对策
林杰,薛琳,叶理,孙艳
作者单位:大连,医院皮肤科
作者简介:林杰,女,主管护师
临床资料
腰骶及会阴部带状疱疹患者41例,年龄61~90岁,平均74.55岁。男29例,女12例。30例有既往病史,其中前列腺增生17例,心血管疾病26例,有手术史12例,癌症2例。发病后4~15d住院治疗。皮损分布为腰臀、会阴、肛周、大腿内侧;其中发病于左侧18例,右侧23例。排尿困难26例,尿潴留8例。便秘9例,排便困难6例。经过抗病*、营养神经、镇痛等对症治疗,实施皮肤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中医护理结合导泻、导尿,皮损干燥、结痂脱落,疼痛缓解,自行排尿29例,留置导尿5例,自行排便13例,灌肠导泻2例。
护理对策
1.皮肤护理:清洁、消*皮损后,清除水疱壁及痂皮,给予0.1%利凡诺溶液湿敷,每日2次。1:高锰酸钾溶液坐浴30min,红光照射20min,每日2次。尿道口、肛周黏膜部位皮损护理时,若患者疼痛明显,外喷利多卡因气雾剂20min后再进行处置。
2.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对疼痛的恐惧心理,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导,讲解带状疱疹的特点、病程及预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以减轻疼痛带来的精神过度紧张,嘱其进行深呼吸,听舒缓的音乐,每天20~30min。
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纤维素高的食物,增加植物油的摄入以及多饮水,如蜂蜜水、香油、蓖麻油、蔬菜、香蕉、地瓜等润肠通便,有助大便软化,并适当下床活动,以利于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
4.生活护理:每次排尿、排便后清水洗净,柔软纱布拭干,不可用干燥手纸擦拭。阴囊、阴茎部位带状疱疹,使用男性保护隔离带,防止活动时摩擦疼痛。男女患者均不穿短裤,离床活动时穿长裙,保持皮损处通风干燥。根据患者疼痛程度,指导患者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听音乐、聊天、看书等,疼痛严重者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5.便秘、排便困难的护理:
①针灸治疗
②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压
③艾灸神阙穴
④子午流注穴位温灸包
上述措施可通调肠腑、促进结肠运动,改善肠道功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促进胃肠蠕动,帮助粪便排出。患者自行排便13例,2例采用上述措施无效后,予灌肠1~3次后,大便恢复正常。排便困难除神经麻痹原因外,与肛周处带状疱疹皮损疼痛,排便时加剧,患者恐惧疼痛拒绝排便及进食进水减少有关。
6.尿潴留、排尿困难的护理:
①大蒜外敷关元穴
②雷火灸
③穴位按摩:予膀胱俞、肾俞穴及中极穴按摩。
④亦可采取听流水声、热敷、应用Crede手法按摩、局部刺激。
患者自行排尿29例,5例患者上述措施无效,B超显示膀胱残余尿量~ml,采取间歇导尿或留置导尿。2例首次导尿后,排尿功能恢复正常;1例男性患者留置导尿2d后拔出尿管,再次出现排尿困难,予再次留置导尿;另2例男性患者为老年人,既往有前列腺Ⅲ度增生,膀胱极度膨胀,出现明显腹痛、虚脱症状,及时导尿后缓解,分次放尿达~ml;前列腺明显增生患者导尿困难,应使用小号导尿管,手法应轻柔。留置导尿期间指导患者每日饮水~ml,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尿道口每日消*2次,膀胱冲洗每日1次,间歇式夹闭导尿管,训练膀胱反射功能。
腰骶及会阴部带状疱疹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侵犯腰髓神经,引起会阴部神经及盆丛神经受损。盆丛节后纤维支配的膀肌逼尿肌收缩功能和膀胱内括约肌弛缓功能失调,会阴部神经的分支会阴神经支配的尿道括约肌功能失调,影响膀胱的充盈及排空功能,临床上表现为尿潴留、排尿障碍、单纯性膀胱黏膜溃疡和膀胱括约肌痉挛。此外,盆丛神经受损,支配的肛门内括约肌,以及会阴部神经的分支肛门神经受损,其所支配的肛门外括约肌舒张受阻,临床出现便秘,大便障碍。
DOI:10./sypfbxzz.-.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11(1):42-43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杂志原文!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订阅方式:①邮局订阅(适用于单位或图书馆统一征订)。全国邮发代号:2-。②编辑部直接订阅(适用于单位批量或个人订阅)。通过邮局汇款至“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辑部”注明订阅数量、邮寄地址,并请致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