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皮肤科收治了一位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后该患者目前已经痊愈。
54岁的徐大伯是萧山本地人,3周前在洗澡的时候发现自己右侧胸部皮肤像针刺一样痛得不能碰,疼痛时轻时重。徐大伯一度以为自己得了肺炎,医院门诊反复就诊,胸部CT及各种检查结果示:肺及胸膜并未发现炎症的表现,医生告知以观察为主。3天前,被疼痛折磨的徐大伯辗转于医院皮肤科寻找疼痛原因,接诊的任强强医生仔细检查,发现徐大伯右面部沿面神经分支至颈部皮肤可见5~6颗皮疹,右胸壁皮肤未发现皮疹,遂诊断徐大伯得了“带状疱疹”,给予抗病*营养神经治疗,特别是中药涂擦疱疹处皮肤每天3次止痛治疗。4~5天后徐大伯的疼痛得到了有效控制,1周后徐大伯皮疹已全部结痂,10天后痊愈出院了。
皮肤科任强强医师介绍,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是一种病*感染性皮肤病,发病总是沿神经走向,呈条带状,故称“带状疱疹”。带状疱疹通常沿着某一神经分布,疼痛感也分布在神经沿线上,但疼痛的位置和疱疹所在处有些时候不在一个地方,这就很容易造成误诊从而耽误治疗时机。像徐大伯这样,疼痛感分布在右侧胸部,但其实疱疹长在了右侧面颈部,从而导致了误诊。此外,他还强调:“很多老年人得带状疱疹都是神经痛在前,皮疹在后,并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在皮疹出来之前,很容易误诊。例如头部的疼痛会和偏头痛混淆;肩部的痛感会误诊为肩周炎;上肢的带状疱疹会让人首先考虑到的颈椎病;左侧胸部的疼痛往往让医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心脏上找病因;如果疼痛出现在右下腹,往往会和阑尾炎混淆;而单侧的下肢无皮疹疼痛,医生第一考虑的就是坐骨神经痛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带状疱疹的病人都是在神经痛后四五天才发皮疹。”
任医师提醒,带状疱疹在治疗上特别强调一个“早”字,抗病*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在出现症状(主要是疼痛)的3天~4天,如果治疗不及时常会遗留神经痛,多则可长达数年。预防带状疱疹首先应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此外,在饮食方面注意要有规律,而且营养要尽量均衡,因为如果饮食没规律或者营养不够全面,容易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受到病*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