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八章主要介绍了HZ的血管相关风险。暂不赘述。
第九章介绍了疱疹局部治疗和抗病*治疗相关的内容。
1、局部用药
局部处理主要包括肥皂水或温水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挠抓、渗出的地方自然风干,如果觉得薄纱布覆盖舒服的话,可以局部覆盖。
炉甘石洗液、Burrow‘s溶液、辣椒素或利多卡因可以用来减轻疼痛和瘙痒。2、抗病*药物年,美国食品和药物协会(FDA)批准了阿昔洛韦(Acyclovir),自那时起,其在VZV引起的感染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老年人和/或免疫缺陷患者中。阿昔洛韦最重要的特点是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由于优先被感染HSV或VZV的细胞吸收,而不是被未感染的细胞吸收。在感染细胞中,三磷酸无环鸟苷的浓度是未感染细胞的40-倍。阿昔洛韦一方面通过抑制病*DNA聚合酶来阻止病*DNA合成,还可阻止病*DNA的延伸。阿昔洛韦能很好地穿透脑脊液(CSF),达到血浆中药物含量的一半左右。伐昔洛韦是在阿昔洛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显著增加了口服生物利用度。伐昔洛韦在体内迅速转化为无环鸟苷,并浓缩在受感染的细胞中,因此也避免了细胞*性。伐昔洛韦对VZV非常有效,达到阿昔洛韦生物利用度的3至5倍,并具有类似的临床抗病*谱。3、抗病*药物对PHN的作用早期抗病*治疗是否对PHN有影响,尚有争议。在一项早期研究中,口服抗病*药物伐昔洛韦(0mg/d,3次/d)或阿昔洛韦(mg/d,5次/d),持续7-14天,尽管它缩短了PHN的持续时间,但没有阻止PHN的发生。年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纳入名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四项双盲对照研究),使用阿昔洛韦(mg,每日5次)或HZ安慰剂,评估HZ后3-6个月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的缓解情况。结果显示,阿昔洛韦能加速急性疼痛的消退,特别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且与接受安慰剂的患者相比,接受阿昔洛韦的患者PHN发生率降低了2倍。随后双盲、随机、多中心研究比较了伐昔洛韦(valacyclovir)和泛昔洛韦(famciclovir)在带状疱疹发病72小时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缬昔洛韦和泛昔洛韦的效果相似。与valacyclovir相比,泛昔洛韦的半衰期更长,但泛昔洛韦似乎并没有产生更好的结果。伐昔洛韦比泛昔洛韦更具有成本效益。目前的研究没有得出哪种药物方案是最好的,除了似乎口服阿昔洛韦可能不如新的抗病*药物。年Cochrane报告回顾了相关研究,分析了涉及例患者的6项临床试验(5项阿昔洛韦和1项泛昔洛韦)。结论是口服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并没有降低PHN的发生率,关于伐昔洛韦和泛昔洛韦预防PHN的有效性的证据是不确定的。在的meta分析中,安慰剂组的PHN发生率为11-60%,而在治疗组中,PHN发生率为12-58%。建议在更大的患者群体中进行泛昔洛韦或其他新的抗病*药物的额外试验,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