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疱疹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臭氧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TUhjnbcbe - 2021/12/19 19:08:00

臭氧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赖如京,曹志方,卢恩文

 医院麻醉科(赖如京、曹志方);医院麻醉科(卢恩文)

目的

探究臭氧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医院—年收治的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病*和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臭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临床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4周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38例,好转24例,减轻1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82.7%;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21例,减轻3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50.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臭氧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效果显著,可起到抗炎、镇痛、神经传导阻滞的综合作用。

神经痛,带状疱疹后;臭氧;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结果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是指急性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治愈后仍存在后遗皮肤疼痛,80%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多伴疼痛,好发于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疼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1],临床治疗困难,逐渐发展成顽固性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多采取药物、物理和神经阻滞等综合方法治疗,但效果不甚满意。椎旁神经阻滞通过神经阻滞性注入药物达到阻断神经痛的恶性循环,阻断痛觉的神经传导通路,改善血液循环,起到局部抗炎、神经修复及神经营养的作用,优于硬膜外腔注药[2]。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抗炎、镇痛及免疫调节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疼痛的治疗。本研究旨在观察臭氧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年收治的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中男36例,女39例;年龄47~80岁,平均(63±7)岁;平均病程(6.8±1.2)个月。对照组中男30例,女45例;年龄45~81岁,平均(65±8)岁;平均病程(7.0±1.5)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标准[3];(2)排除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者;(3)无神经阻滞及臭氧注射禁忌证者;(4)患者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治疗与检查。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病*和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再给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0.5%利多卡因5.0ml、曲安奈德15mg、维生素Bmg的混合液,2次/周,椎旁神经阻滞法要先确定阻滞范围,选定穿刺点后常规消*,再使用10cm长7号腰穿针垂直刺入皮肤至同侧椎板外侧,退针至皮下,将针向外斜或行向外移重新刺透横突间韧带,进入椎旁间隙,确定注气无阻力或回收无血及脑脊液后注入镇痛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35mg/L臭氧注射治疗,于疱疹周边及皮下注射饱和臭氧的0.9%氯化钠溶液30~50ml,2次/周,均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价,参考文献[4]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治愈、好转、减轻、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4周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治愈38例,好转24例,减轻1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82.7%;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21例,减轻3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50.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P<0.01)。

3 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病因是疱疹病*侵犯脊神经及感觉神经末梢,使过量兴奋性信号传入中枢,导致其支配区疼痛,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发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故多采用药物、物理和神经阻滞等综合方法治疗。由于带状疱疹所致的炎症和退行性改变不仅局限于受累的后根神经节,亦可侵犯至神经末梢等部位,因而臭氧局部皮内注射能够有效促进神经末梢的炎症消退及神经修复。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密度为氧气的1.5倍,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且抗炎镇痛效果好,能够通过影响病变部位的前列腺素、缓激肽及致痛物质合成及释放,刺激机体释放内源性镇痛物质内啡肽,阻断有害信号的传递等综合作用达到镇痛效果,同时对人体的免疫功能还有一个激活和调节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神经阻滞注射药物多采用利多卡因达到即刻止痛的效果,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快速抑制神经元和相应感觉神经纤维充血、水肿和坏死,维生素B起到营养、恢复受损神经及促进神经生长的作用,因而椎旁神经阻滞能直接阻断皮损区末梢神经疼痛冲动向中枢传递,使疼痛恶性循环被打破,抑制受损而产生异常放电的神经纤维和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直接阻断皮肤疼痛感受器的异常痛觉,促进受损末梢神经和皮肤感受器的恢复[5]。

综上所述,臭氧联合椎旁神经阻滞能协同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可起到抗炎、镇痛、神经传导阻滞的综合作用,有效促进皮疹消退,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高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其防治[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8(3):.2

[2]陈彦青,林莹,戴双波.改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5(1):54-56.3

[3]严月华,翟晓翔,吴伟伟,等.爱维治和赛乐特联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1(4):-.4

[4]OxmanMN.Herpeszosterpathogenesisandcellmediatedimmunityandimmunosenescence[J].JAmOsteopathAssoc,,(6):13-17.5

[5]谭宪湖,谭冠先,何睿林,等.神经阻滞联合药物治疗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21(1):33-35.

赖如京,曹志方,卢恩文.臭氧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8(3):64-65.

免责声明

1仅代表学术观点,本文摘自年《ForschKomplementmed》,由于语言及专业所限,可能存在错误或描述不当,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错误,请参考原文。

2如需要了解更多三氧知识,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臭氧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