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小字
即可
带状疱疹,民间俗称“串腰龙”或“缠腰火丹”,是一种病*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感染后,潜伏在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平时无症状,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的病*就开始活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发炎坏死,产生神经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由于抵抗力低往往更容易感染带状疱疹,近些年,中青年人感染此病比例逐年增高。
带状疱疹出疹前期的疼痛特征性地累及一个或多个皮区,躯干前后均不超过中线,有时还可能会伴随头痛、发热等不适,局部感觉过敏,症状发生后4-5天出现皮疹可以确诊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是心内科胸痛症状不可忽略的鉴别诊断之一。更多心脑血管精品文章,请
带状疱疹仅仅只是一种常见皮肤疾病么?新近多项大型研究显示,带状疱疹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渊源,暗示了带状疱疹可能会增加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年我国台湾开展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带状疱疹感染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该研究是首个评估带状疱疹病*感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的大规模队列研究。
年英国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在《Neurology》杂志提出,年轻时(40岁之前)曾患带状疱疹的人群,其卒中、脑缺血及心肌梗死的发病几率显著增加。年刊登在PLOS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暴露于带状疱疹后,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有短暂的增加。”而在年,一项韩国研究发表在JACC杂志上的报告提出,带状疱疹患者的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了59%,卒中风险增加了35%,心脏病和中风的综合风险升高41%,而40岁以下的带状疱疹患者,心脏病和卒中风险升高更明显;研究还发现,在确诊带状疱疹后1年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最高,随后随时间推移会逐渐减弱。目前二者之间的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其背后的确切原因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以及更多的研究进展才能解决。
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中,带状疱疹病*感染将会成为一个新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在治疗带状疱疹时应同时告知患者其可能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风险,患者朋友也应知晓,谨遵医嘱积极预防、积极治疗。
来源:医院心脏医学部
作者:张梅静
---------------------------------------
·感谢您对名家心讲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