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都市报》
最近,广州儿科医生累坏啦!4月以来,医院儿科门诊爆满,有医生日均工作12小时,出诊被医生们称为“上火线”。医院儿科病人暴增?焦急的家长该如何带娃看病?医院儿科后,推出看病指南。日均工作12小时 儿科医生喊累昨日,广州市妇儿中心副院长龚四堂约见媒体为儿科医生“喊累”。按5月份妇儿中心日均门急诊人次来算,儿科病人占了73.38%。儿科门诊最高接诊医生平均一天接诊了人次,一小时接诊了31人,平均每人接诊时间仅为两分钟。不少儿科医生每天超时工作达12小时,引发医生集体吐槽。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中山三院、医院也面临儿科“爆棚”的情况。
发热发烧 疱疹性咽峡炎病人大增除了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流感,今年疱疹性咽峡炎流行高峰比往年集中。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李增清医师表示,往年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人大概占儿科门诊量的5%-10%。而最近这半月来,这两种病占到了30%,其中7成是疱疹性咽峡炎。有医生推测,这可能与病*变异有关。其次,流感病人也有所增加,手足口病人也不少。在学校,同班同学同时发烧的最多达到了十多个。
天气忽冷忽热或是一大原因医院儿科主任肖昕教授认为,近期发烧浪潮可能跟天气反复、室内室外温差过大有关。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由肠胃病*引起的儿童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疱疹性咽峡炎则由柯萨奇病*不同的亚型引起。但二者都是病*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常不需特殊治疗,一般不建议使用抗生素。医院就诊?中山六院新生儿科主任郝虎建议,医院就诊,若有必要,医院诊治。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家长需要察言观色。如果孩子只是单纯的发烧,精神很好,可以在家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服用退烧药自行降温,医院看诊。在发烧期间可以开空调,切忌给孩子用盖被子的方式捂汗。一般只有当连续24小时或者72小时体温保持正常,方可表示疾病已经好转。家长应该特别观察是否食欲不振、精神欠佳、面色明显苍白或潮红、特别烦躁以及有无其他的异常如抽搐、呕吐等。如果有医院就诊。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发烧达到38.5℃以上时,即应该及时就医,需要排查是否有严重的感染或疾病。看病指南疱疹性咽峡炎看哪个科?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同为肠道病*引发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主要传播途径为口或呼吸道,容易在1岁-4岁的学龄前儿童中间流行。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医生建议,疱疹性咽峡炎最好去隔离门诊或者发热门诊就诊。但对于有专业资质的儿科医生来说,这些都不算疑难杂症,因此普通儿科也可以处理。如何在家护理患儿?饮食清淡易消化,比如牛奶和稀饭,忌食海鲜。注重口腔护理,可以用中药粉喷口腔,促进溃疡愈合,比如喉风散。原文链接: